10月27日,中國鐵建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第14次中心組學習,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并進行專題研討交流,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會議認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有關章節等近期“第一議題”學習內容,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國資委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中國鐵建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和根主持會議并作專題研討發言。
會議現場(肖永順 攝)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我國即將勝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標任務,進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新的重大進展,深刻回答了“十五五”時期如何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問題,為做好各項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公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精神,增強“十五五”時期做好各項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全會的重大意義,保持戰略定力;充分認識“十四五”期間我國取得的重大成就,堅定信心決心;深刻領會全會對“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總體判斷,把握歷史方位;深刻領會全會提出的“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遵循原則和發展目標,緊扣主題主線;深刻領會全會部署的“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12項戰略任務”,對標重點任務,堅持深學細悟,增強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本領,確保全會精神在中國鐵建一貫到底、落實落地。
會議認為,全會為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部署的戰略任務,是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行動指南、奮斗目標。要聚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進一步統一思想共識,壓實二級單位主體責任,加大重點戰新賽道攻堅力度;要聚焦“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大科研領軍人才引進力度,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大力推動數智化轉型;要聚焦“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鐵路、公路、市政等傳統產業上下游延伸上下功夫,加強已運營項目的增收節支工作,做好高速公路“+”文章,加大存量投資項目退轉銷力度,加快房地產存量去化盤活,將有限的資金投入戰新產業;要聚焦“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進一步推動機構改革,壓減層級,把三項制度、各級總部機構、薪酬、考核體系等改革要求落到實處,認真落實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構建與戰新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的指導意見(試行)》;要深入踐行“海外優先”戰略,將國內成熟經驗、發展模式在海外復制推廣,將坦贊鐵路激活項目打造成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典型示范項目。
會議要求,要擔當使命任務,在實現高質量發展、創建世界一流企業上下更大功夫。要堅持站位大局,服務“國之大者”;要堅持前瞻布局,做好戰略規劃,結合公司“1256”中長期發展戰略,集思廣益,在做好“十四五”工作總結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編制企業“十五五”規劃;要堅持聚焦創新,進一步提升“1+9+N”科技創新體系效能,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厚植發展優勢。
會議強調,要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壓實管黨治黨責任,持續加強政治建設,落實“兩個責任”;要持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強化思想政治建設,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要堅定不移開展反腐敗斗爭,一體推進“三不腐”,深化專項治理工作,進一步健全五個體系,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會議要求,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要制定工作方案,各級黨組織擔起主體責任,主要負責同志擔起政治責任,領導干部做好帶頭示范,逐級推動學習宣貫向基層延伸、向深度拓展,切實把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要堅持融會貫通,把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同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結合起來,確保企業發展方向與國家戰略、黨中央要求同頻共振;要力戒形式主義,落實“七個從嚴”要求,把握好時度效,切實為基層減負;要全力抓好貫徹落實,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奮力實現“十四五”高質量收官、“十五五”高標準開局,不斷開創企業發展新局面。
會上,中國鐵建黨委常委、紀委書記趙暉,黨委常委、副總裁趙佃龍;中國鐵建董事會秘書靖菁,總法律顧問、首席合規官王甲國作了專題研討發言。
中國鐵建領導班子成員,公司高管,總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