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中鐵十四局濰宿高鐵九標二分部將質量管控貫穿項目施工全過程,不僅讓“質量意識”深入人心,更在工程進度和實體質量上取得了看得見的成效。?
一直以來,“溫度裂縫”和“預應力損失”是混凝土橋梁施工的“老大難”,為解決這些頑疾,該項目引入智能溫控系統,并結合BIM建模技術,對混凝土進行實時監測與調控,精確掌握內部溫度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從源頭上杜絕溫度裂縫的產生。同時,該項目將預應力張拉、壓漿及橋涵變形觀測納入施工監控體系,通過智能操作實現對連續梁預應力體系、位移與沉降的精準控制,進一步保障了連續梁整體施工質量。
網格員對0號塊模板進行質量檢查(劉憶 攝)
“智能系統為該項目裝上了‘智慧大腦’,通過精準地變形與溫度控制,保障工程的極高承載能力與穩定性。”據現場副經理王成介紹。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2819根樁基,且已完成檢測的樁基均達到I類樁標準,472個承臺強度也實現了一次性驗收100%合格,確保了橋梁整體結構的安全。
此外,智能技術不僅有效治理了多項質量通病,更在混凝土、橋涵等質量控制環節實現了效率跨越,將原需數日的檢測工作縮短至幾小時內,帶動橋梁整體施工效率提升約10%,為項目按期竣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眾所周知,原材料是工程質量的根基,為此,該項目創新管理方式,通過嚴密的網格化管理,由網格長帶隊,聯合試驗、物資部對網格區域內鋼筋、水泥等關鍵材料實行“批批抽檢、件件可溯”,截至目前,累計開展300余次抽檢,合格率始終保持100%。網格長張永虎分享道:“我們建立了‘問題庫’機制,一旦發現隱患,立即登記、限期整改、復核銷號,形成管理閉環,絕不讓任何不合格材料‘溜’進現場。”
“質量管控,關鍵在人。”該項目圍繞焦店村特大橋、跨嵐曹高速特大橋等重點工程節點,對橋涵隊伍下發專項施工計劃,組織開展“質量標兵隊伍”評選,依據施工質量、進度效率等多項指標,對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節點的隊伍進行表彰,有效激發了一線團隊的積極性和協同創造力。
其中,橋涵二隊技術員陳自力因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發現模板位移問題,使其所在隊伍受到表彰,他表示:“模板位移往往源于某個細微的工序把關不嚴,這讓我更深切地體會到‘把每道工序干精’不是空話,它關系到工程的生命,這是我們的責任!”此舉更是在工區中營造出“重質量、爭先進”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通過智能管控、源頭嚴控和人力驅動,該項目實現了質量與進度的雙豐收,除智能技術應用取得關鍵突破外,在橋梁外觀質量上也達到了新的高度,橋梁外觀平整光滑,成為高鐵沿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僅如此,該項目路基工程同樣進展順利,其填筑壓實度與沉降控制等關鍵指標均符合設計規范,各項質量指標全面受控,為項目整體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質量管理沒有終點,下一步,我們將把現有成果轉化為常態機制,以永恒的實干匠心,筑牢品質基石,精心鑄就新時代高鐵的‘鋼鐵脊梁’,確保每一項工程指標都全線領先,經得起歷史與人民的檢驗。”該項目負責人張武強調。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8414號 地址:北京市復興路四十號 郵編:100855